张建,山东省临沂人,现任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黄河三角洲地表过程与生态完整性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张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流域污染综合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科技创新。他带领科研团队长期坚持工作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一线,服务于重大调水工程水质保障的国家战略需求。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的治理是张建教授带领团队攻克的项目之一,是关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败的关键一环。在此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太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水污染的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张建认为。技术上,在短期内解决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解决的流域污染问题的难度极大,不少业内专家执悲观态度。加之当时的环保法律、政策和标准等还不健全,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万分困难。除此之外,投资方没信心,同行专家不信任,地方政府和居民环保观念薄弱等一堆难题需要进行解决。
张建(中)在黄河三角洲湿地考察
真正的科学家必须胸怀祖国,敢于迎难而上且不言放弃。张建带领团队入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南四湖流域治污一线,挂职山东省微山县副县长,边研发边示范,边示范边推广。在时任山东省环保局张波副局长的支持下,团队用300亩试验工程摸索技术参数,用1500亩示范工程积累工程应用经验,用近10年时间推广应用10余万亩。张建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技术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广泛应用,为南水北调东线“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的顺利实施以及南四湖水质由劣五类水向三类优良水体的跃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水质得到迅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显著提升的南四湖,已经由昔日重污染的“酱油湖”变为碧波荡漾、水鸟翔集、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美丽湿地,成为首批国家生态良好湖泊保护试点,入选国家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张建的研究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最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张建在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治污现场工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张建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做出贡献。2021年11月,组织建设黄河三角洲地表过程与生态完整性研究院,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黄河口滨海湿地提供科技支持,该项工作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特色项目最高等级的一类项目。2022年11月,联合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能源集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水发生态产业集团等单位,组织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学院,入选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评选的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面向黄河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开展合作共建,打造黄河流域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新样板。
张建坚持育人育德,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服务社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发挥自身的德育引领作用和团队的集体作用,引导同学们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注重将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学以致用,研以致用,扎扎实实地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张建指导的2017届研究生孙海盟在博士毕业后主动申请扎根基层,担任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党总支书记助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才胸怀家国的使命担当。2022年度山东大学校长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学生最高荣誉)陆佳兴博士如是说:“不论是学术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张老师都以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学风为我答疑解惑,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张老师给予的鼓励和教诲,才让我深刻领会家国情怀、国之大者的意义,在研究生期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张建(左一)在湿地修复工程现场指导同学们实践工作
张建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灵活运用案例式指导、启发式指导、实践型指导等多种指导模式,丰富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模式,引导同学们不断吸收补充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深化对科技创新关键环节的理解,与时俱进地更新创新思想和理念。在谈到培养学生时,张建说:“要培养同学们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以及对环保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学生将自身科研课题与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开展对社会有用的研究,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张建指导的2008届硕士研究生靖玉明,目前已担任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他说:“张老师胸怀国之大者,带领我们入驻条件艰苦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的野外工作场地,在科技创新和工程应用的结合中,教会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工作中攻坚克难,锻炼了我们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
张建指导的学生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校长奖、钱易环境奖、高庭耀青年博士人才奖学金等荣誉;多名毕业生入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张建指导的2011届博士研究生,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副院长胡振教授说:“张老师是我们为学、为事、为人的典范,我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大先生’,他不断督促我们要始终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要把报国之志融入到新时代国家改革发展的事业中。”
2007年,张建加入民盟。作为一名民盟盟员、省政协委员,张建积极参政议政,以实际行动服务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5年,张建提交了省政协提案《关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提出了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创新技术转移模式等建议,推动了山东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国务院于2016年4月正式批复山东半岛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9年,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张建主持开展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专家评估工作,评估报告通过对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系统调研和科学分析诊断出关键问题,提出了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等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成果获得了首届山东省政府政策咨询奖一等奖。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张建积极建言献策。2022年1月,张建提交了省政协提案《关于加强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中提出了黄河科创大走廊的建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联合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等科技力量,发起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的科技创新大走廊,聚集高水平人才、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2022年8月,在山东省科协、民盟山东省委的支持下,他组织召开“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泰山科技论坛”,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等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原文发表于中国民主同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