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日期:2022年05月13日 10:33 点击:
一、成果名称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生物强化修复技术
二、成果研究的背景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与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地域上交叉重叠,涉及油气设施1650处,油田11个,大部分采油井已不具备采油功能,成为废弃油井。单口油井直接污染土壤面积为1000~2000 m2。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油污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营养成分的可利用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影响土壤的正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成果研究主要涉及的内容以及关键科学问题
生物修复属于低能耗、低碳排放的修复技术,契合土壤修复产业 “双碳”目标的发展方向。生物强化修复是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可起到土壤改良增肥增效的作用,有助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无二次污染。针对油田矿区土壤石油污染特征差异性问题,采用“需求—筛选—分离—制备”一体化方法,研制得到高效复合修复菌剂,实现从“选择制剂”到“创造制剂”的转变,适用于轻质石油产品、原油、含硫杂环芳烃、石油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修复。在明确不同石油烃类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内在机理和代谢途径的 基础上,围绕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了生物强化修复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构建了有效微生物系统调控强化措施,特别针对低浓度油污盐碱土壤修复效果尤为显著。
黄河三角洲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生物强化修复
土壤生态有效恢复
四、对服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研究成果形成了低能耗、低碳排放、高效可调控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体系,可应用于黄河三角洲油田矿区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治理,使得油区石油污染土壤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生态得以恢复,有利于推进全国油田矿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环境风险评估及技术规范的建立,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